证券如何使用杠杆 采取错位竞争策略 京东正式入局外卖市场

发布日期:2025-02-18 14:47    点击次数:178

证券如何使用杠杆 采取错位竞争策略 京东正式入局外卖市场

K图 JD_0

K图 09618_0

  日前,京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京东”)正式宣布启动外卖业务,并开启“品质堂食餐饮商家”招募计划,商家打开京东App搜索“外卖入驻”,即可快速办理入驻。

  中国饭店协会数据显示,2023年,我国餐饮外卖市场规模已达1.2万亿元,占餐饮行业总收入的22.6%,人们平均每天在外卖上的消费接近33亿元,外卖已成为餐饮企业重要的盈利渠道。庞大的市场规模,正吸引着新的重量级玩家入场。

  采取“零佣金”策略

  京东外卖展现出明显的错位竞争策略,其招商政策明确限定“品质堂食餐厅”入驻标准,通过营业执照核验、门店照片、实地考察等审核机制,首批已引入周黑鸭、海底捞、汉堡王等知名连锁品牌。

  京东方面表示,2025年5月1日前入驻的商家,全年均可享受免佣金政策。当前,外卖平台的佣金率约在6%至20%之间。以100元订单为例,京东外卖商家可比其他平台商家节省6元至20元成本,直接转化为商家利润,不难看出京东以“免佣金”作为突破口,吸引商户入驻以扩大其外卖业务版图的策略。

  目前已经入驻京东外卖平台的某连锁餐饮品牌负责人向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透露:“对比其他平台外卖来看,公司在京东外卖平台的每单成本约可降低10%。不过京东的‘零佣金’只针对佣金部分,配送服务费仍正常收取。”

  对此,记者在对比了多个外卖平台的价格后感到,京东外卖的价格并没有展现出相较其他外卖平台的明显优势。例如,2月14日,在北京市丰台区,记者通过京东外卖购买了绝味鸭脖某店面相关产品,被收取5.5元配送费,而于美团和饿了么平台购买同一店面产品则均可享受“免配送费”。

  京东选择入局外卖市场并非偶然。2015年,其推出“京东到家”服务,主要聚焦于线上买菜市场。2016年,京东与达达集团合并,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即时配送领域的能力。2024年,京东App推出“秒送”频道,设置了外卖功能入口,咖啡、奶茶、品牌连锁餐饮等陆续上线。

  2024年5月份,达达集团全面融入京东生态后,“京东秒送”完成即时零售服务整合升级,形成覆盖电商、生鲜、药品等领域的配送网络。这为外卖业务打下坚实基础——日均800万级订单处理能力、覆盖全国2000余个区县的即时配送体系,构成了京东撬动外卖市场的战略支点。

  2月14日,记者围绕“零佣金”政策是否会长期实施,京东外卖在配送体系、城市运营体系和技术算法等方面有哪些优势和挑战,未来是否有计划拓展更多品类的外卖服务等问题,向京东方面求证,但截至发稿暂未获得回复。

  为行业格局注入变量

  京东进军外卖市场为行业注入变量,其电商基因与物流积淀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。对商户而言,平台流量扶持与品牌背书的叠加效应,将创造新的增长极。消费者也将获得比价选择权与消费品质保障的双重利好。这种双向赋能能否打破既有市场格局?

  有业内人士认为,京东的入局将引发“鲇鱼效应”。通过差异化定位聚焦品质商家,推动行业优化商家扶持政策。同时,凭借供应链优势构建价格竞争壁垒,推动服务标准升级。这种良性竞争机制将加速外卖行业从粗放扩张向价值深耕转型,特别是在商户权益保障、服务品质把控等维度形成正向牵引。

  不过,尽管前景可期,京东外卖仍面临现实挑战。当前,京东外卖的入口要经“京东App—秒送—品牌外卖”三级跳转,操作便捷性不及独立App。零售电商行业专家、北京百联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庄帅在接受《证券日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外卖业务对算法匹配、城市运营等综合能力要求极高,参考前车之鉴,京东采取“控制规模—优化体验—逐步扩张”的渐进策略实属必然。

  在电商战略分析师、北京海豚知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成东看来,京东外卖的长期竞争力仍取决于订单规模与用户习惯培养。其现阶段通过品质商家和价格优势建立差异化认知,未来或需通过会员体系互通、消费积分联动等方式深化用户黏性。

  也有电商行业分析师认为,京东在外卖领域的业务拓展证券如何使用杠杆,要在商家、配送、用户间找到平衡点,不仅要充分利用其在电商领域的供应链和物流优势,还要针对外卖市场的特殊性,进行创新和优化。目前,外卖市场已经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,京东能否在这个万亿元级别的市场中脱颖而出,仍有待观察。